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时间:2019-9-3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 微课复习

 ALSOLIFE微课系列
 问题行为策略大集合

郑甜甜

ALSOLIFE
  郑甜甜 

孩子的问题行为处理起来有多难?且听小编给您列举一二:

A家长,行为功能分析错误,干预方法不对路,问题行为反而愈演愈烈;
B家长,感觉孩子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好,哪哪都是问题行为;

C家长,孩子的问题行为按下了葫芦、起了瓢,焦头烂额;

D家长,孩子进入幼儿园,由于问题行为没有提前处理好,面临退学。

 

是否不忍直视,想要捂脸

问题行为这个「老大难」不仅阻碍了孩子的身心发育(挑菜、挑饭、挑饮料),怪异的举动还会引人侧目(拍人、抱人、大喊大叫),成为融合的一块绊脚石,更有甚者,行为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伤人、自伤)。

问题行为一日不除,家长何处是心安?

So , 9月1日由BCBA郑甜甜分享「问题行为策略大集合」微课可谓解救您的及时雨!

分析行为功能——希望孩子怎么做——怎样做好预防与控制——发生了如何正确应对

都是套路啊啊啊

没时间看文字?

这里有解放双手的音频内容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干预问题行为的优先顺序

  • 将问题行为进行排序

家长可以将孩子令人头疼的问题行为一一列举,

按照如下顺序进行排序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尤其第四类,家长要考虑稍微长远一些。比如孩子目前是三四岁,他在公交车上去碰一下别人,在公园里去抱一下其他小朋友,在当下看都算是一些可爱的,甚至可以算是主动社交的行为。但如果持续一两年,等到孩子五六岁,那么他去碰别人去抱别人,这样的行为相对来说就被不太容易被社会环境所接受。那么在这1到2年里,如果我们不去干预,孩子的行为就被持续地强化了这么久,我们再去干预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排序问题行为后怎样处理?

排好了顺序,可以先挑选排名一、二的行为开始分析和干预。对于排名相对靠后的,甚至是刚刚没有被挑出来的行为,并不是说这些行为不需要干预,只是说在当下它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暂时不选。

 

每次干预问题行为的时候,尽量有重点地去干预1—2个行为,效果更好。其他行为我们就按照顺序以后一个一个来。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干预问题行为的套路这样分析

01 分析行为的功能

在分析干预问题行为的套路的时候,首先根据行为分析abc去分析问题行为发生之前的情况也就是A;问题行为发生之后,孩子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也就是C。通过一段时间的分析和记录,会得到这个问题行为的功能,一般是如下四种功能: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举例:拍桌子的行为
  • 孩子看到妈妈在玩iPad,他用力拍了桌子,妈妈给了孩子iPad,他获得了iPad。

 拍桌子行为的功能就是获得某个东西。

  • 当没人理的时候,孩子用力拍桌子,奶奶就走过来训斥他:“你在干什么”“你别拍了”“再拍就让你出去”等等。

拍桌子行为获得了关注。

 

  • 孩子吃饭的时候,不想吃了,他拍了桌子,爸爸虽然说“你赶紧吃,不吃一会就不能看电视”,但孩子还是继续拍,爸爸把饭碗拿走了。

拍桌子行为逃避了吃饭。

 

  • 孩子看到桌子、柜子这种硬的表面都会去拍,没有人理会,他也会去拍。

拍桌子是一个自我刺激的行为。

 

02 希望孩子怎么做

确定了行为的功能,接下来要思考——

不希望孩子拍桌子,希望孩子怎么做?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 拍桌子获得iPad 

希望(最终目标):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正确地要求玩iPad。(最终目标)

 

短期目标:孩子想玩iPad时候,不管时间和地点,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要求iPad。

  • 拍桌子获得关注

希望(最终目标):有一定的独立技能,比如说独立玩会玩具,独立做一些手工,独立看会书,独立看会视频,不仅仅是独立,也尽可能地去丰富一些。

短期目标:通过正确的方式去要求关注。比如说他喊奶奶,喊爸爸,或者更复杂一些,他可以说奶奶来陪我玩,爸爸跟我一起玩什么游戏等等,这样的要求去获得关注。

  • 拍桌子逃避吃饭

希望(最终目标):能够吃完自己的食物分量。

短期目标:教孩子表达“我不想吃了”,“我想等会吃”等这样正确的提要求。

  • 拍桌子自我刺激

希望(最终目标):减少对这类刺激的需求,同时减少拍桌子这样的自我刺激的行为的发生,丰富平时的活动。

短期目标:找一些替代行为,比如说拍鼓,或者说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给孩子机会去拍一些硬的表面。

 

03 怎样做好预防控制

制定了合适的短期、最终目标后,我们就要找机会去教。让孩子用正确的行为替代问题行为,去应对比较自然的情景。

家长需要思考——制定的短期目标,孩子是否能做到?

  • 孩子是否有提要求的能力?或者说是否会要求iPad?

如果目前还不会,家长就要提前做好预防,在孩子通过拍桌子去获得iPad之前提前给他iPad。

  • 孩子是否会用要求去表达自己需要关注?

如果目前他还做不到,家长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关注,时不时进行互动,让他的关注得到饱足,避免他用问题行为比如拍桌子来获取关注。

  • 当任务难的时候,孩子能不能正确地要求“我不想做了”“我不想吃了”?

如果不能,家长要提前将任务变得简单一些、有趣一些,提高孩子的动机,或者提前口头或者行事历告知孩子需要完成哪些活动,避免孩子逃避。

  • 孩子喜欢拍桌子这样的感觉,那么他是否会拍鼓这样恰当的替代行为?

如果做不到,可以提前找一些合适的时机,让孩子去拍桌子拍柜子,或者让孩子每天有足够的运动量,去提前获得满足,提前从运动中获得足够的刺激,从而减少他对自我刺激的需求。

创造机会教孩子学习短期目标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教学的时候需注意

设定的目标要合理。比如孩子的语言能力弱,在教他提要求的时候,教孩子说iPad就行。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强一些,可以教他说“我要iPad”“能不能给我iPad”“我可以玩一会iPad吗?”

设定了合理的目标,提高了整体的能力,那么在预防控制的时候就可以稍微过分一些,尝试给孩子制造容易发生问题行为的场景。比如拿了iPad故意延迟一会儿不给孩子,故意给他多盛一些饭。在他的拍桌子的问题行为发生之前,辅助孩子使用已经学会的类似“我要iPad”“我不想吃了”的要求去表达。

 

04 问题行为出现了,如何应对

 

如果孩子通过问题行为想要iPad,我们就坚持不给,不管他怎么拍怎么哭闹,都要坚持住。孩子想要别人来关注,那么只要保证是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我们就坚持忽视。

【忽视】:不是指孩子拍桌子的时候,你故意把头扭向一边。而是你原本在干什么就继续做你原来的事情,不看他也不要故意的把头扭向一边。

 

当孩子不想吃最后一口饭了,我们坚持让他吃完才能离开餐桌,自己没事儿拍桌子玩,那么我们就及时地阻止。

套路总结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1
确定要干预哪个行为?这个行为是什么功能?孩子既然不能使用恰当的方式应对这个场景,那么他要么是不会,需要格外的教学,要么是在表现过程中出现了障碍,需要我们辅助教他表现出这样正确的行为。
2
要先做好预防和控制,提前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
3
我们希望孩子怎么做?给孩子制定恰当的合理的替代合理的替代行为。如果这个目标是孩子会的,就控制好时机辅助孩子表现出来;如果是孩子不会的,就去教孩子学会替代行为。学会之后,要逐渐减弱在前事做好的预防控制,最终让孩子在比较自然的情景下,使用正确恰当的方式来应对。
4
如果没有控制好孩子的问题,行为发生了呢?坚持住,他想干什么想要什么,我们不给不让做。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干预问题行为的套路这样操作

例1
孩子在穿衣服扣拉链的时候,因为扣不上就大声尖叫,由此来逃避扣拉链的任务,或者通过尖叫获得家长的帮助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例1干预导图

提前控制和预防

1、  降低难度。准备短一点的外套或者准备大一点拉锁的衣服,让孩子容易抓住底部的拉扣。

2、 提高有趣度。买一些带有孩子喜欢的小玩偶钥匙链,比如小猪佩奇、汪汪队等,套在拉链上,一方面扣拉链就会变得容易,一方面孩子也会觉得有趣。

3、  提高动机。在穿外套或者扣拉链之前,告诉孩子赶紧穿完衣服,就可以下楼玩滑板,或者一起去买养乐多等喜欢的活动。

4、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提高手部精细的项目,让扣拉链对孩子来说没那么难。

希望孩子怎么做?

希望(最终目标):孩子独立扣上拉链。

短期目标:孩子能够正确要求帮忙,或者正确要求扣拉链。

  • 如果孩子不具备这样提要求的能力,家长要在教学环境下去教孩子。出门这个环境不太适合教学。在出门环境下,家长就提前帮孩子扣上拉链,避免尖叫行为的发生。

 

  • 如果孩子能够提要求,出门之前,家长提前辅助孩子要求帮忙,然后再帮助。随着干预的进行,家长给予的语言辅助要逐渐撤退,直到孩子独立。

口头辅助的撤退——

刚开始家长给的辅助说“帮忙”,孩子仿说“帮忙”,家长给予帮助;

一周之后,辅助变成家长说“帮”,孩子说“帮忙”,家长给予帮助;

两周之后,家长给的辅助是轻轻地说b,孩子说“帮忙”,家长给予帮助;

三周之后,家长就不给予任何的辅助了,孩子独立要求帮忙,家长再过来帮。

 

如果说扣拉链这个任务,孩子能够做到,只是在出门的情景,孩子没办法表现出来。那么在扣拉链之前,家长可以给予肢体辅助,同样肢体辅助也是需要撤退的。

 

肢体辅助的撤退——

第一周,家长手把手辅助孩子拿起拉链扣上;

第二周,家长手把手辅助孩子拿起拉链凑到一起,孩子自己扣;

第三周,家长手把手地辅助孩子拿起拉链,孩子自己凑到一起,把他们扣上;

第四周,家长轻轻碰碰孩子的手,他拿起拉脸把拉琏扣起来;

第五周,孩子独立扣拉链,家长不给予任何帮忙。

 

以上所说第一周和第二周的时间段,只是建议。如果孩子学得快,可以撤得更快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有撤退的过程,避免孩子依赖家长的帮忙。同样,撤退也不适合太快,如果太快,孩子有可能学不会技能。撤退的速度尽量符合孩子的能力。

孩子还是尖叫了

问题行为发生了,我们就应该硬下心肠,坚持要求孩子独立扣好拉链,或者说给他一点点辅助,让他在轻微的辅助下去扣好拉链。

 

避免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怎么这么慢”,“你不自己做,我就不带你出去”等负面的词语。

注意

1、辅助有计划地撤出。

2、在辅助撤出过程中,孩子的独立性不断提高,这个时候要记得给一些额外的强化。

3、作为教学目标的内容,提高精细或者提要求,设置一定得是合理的。

4、孩子扣拉链能力的水平有所提高的时候,我们在提前预防控制所做的降低的难度都可以尝试着逐渐回归到正常的水平。

例2
在吃饭或者说喝水的时候,孩子不想吃了,不想喝了,就直接推掉,或者扔掉他的杯子和碗,通过这样的行为逃避吃喝的任务。

提前控提前控制和预防制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 例2干预导图

和预防

提前控制和预防

1、  降低难度。每次给他少量的食物或水,比如说孩子应该吃一汤勺饭量的炒饭,我们把这些饭都盛到另外一个碗里。孩子面前的碗每次只给2到3小勺的量,让孩子觉得饭很少很容易吃完,让孩子少量但多次地吃饭。也可以买一些方便使用的餐具,比如说把手粗一些的碗,吸管粗一些的杯子。

2、  提高有趣度。多准备几套餐具,有不同的孩子喜欢的图案或者卡通人物,隔周更换一次。还可以买一些不同的贴纸,隔一段时间让孩子自己去给他的餐具贴一些贴画,增加新鲜感和趣味性。还可以准备丰富点的、孩子喜欢的饭菜。

 

3、  提高动机。给孩子安排一些简单的运动增加消耗,吃饭喝水就会更香甜一些。也可以增加进食的间隔。还可以在吃饭或者喝水后面安排更有吸引力的活动。

希望孩子怎么做?
希望(最终目标):孩子能够吃掉自己该吃的食物、有足够量的饮水保证健康和成长。短期目标:教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不吃了、不喝了、吃饱了等等。

  • 如果提这样的要求孩子不会,那么在吃饭和喝水的时候,尽量给他能够接受的量。如果不小心超出了范围,我们观察到孩子不太想吃,不太想喝了,就提前移除,避免扔餐具行为的发生。然后在额外的教学环境里,教孩子去提要求,“不吃了”“不喝了”“吃饱了”“不要了”等等。
  • 如果提要求是孩子会的,但是在这个情景下他不会使用,我们就要教他表现出来。观察到孩子不想再吃喝的时候,辅助孩子说“不吃了”“不喝了”。孩子表达之后,拿走他面前的餐具。

 

辅助也要逐渐撤退——

从“不吃了”,减弱到“不”,再减弱到轻轻地“不”,最后到没有辅助,孩子独立去要求拒绝。

 

  • 如果提供的水、食物的量和频率是孩子该吃该喝的,但他目前接受不了,可以通过增加消耗,增加进食间隔,让孩子逐渐提高进食量。

 

  • 如果提供的水和食物是孩子能够接受的,那么在孩子扔掉餐具之前,要辅助孩子吃完。不过在吃喝的任务里,咀嚼和吞咽是无法保证能辅助成功的,所以最好的辅助方式还是从前事进行控制,增加消耗和进食间隔,提前不给他零食和饮料,逐渐提高进食量。

 

  • 如果提供的食物和水的量是孩子能接受的,但是这会儿他真的不想吃,孩子正确拒绝了。那么,对于这个拒绝,我们偶尔同意、偶尔拒绝。我们还是希望孩子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够好吃好喝,也不太好经常同意。
孩子扔掉了餐具

如果食物和水洒了,洒了多少,我们盛上多少坚持让孩子继续吃完。

也可以留着等到孩子下一顿饭,或者间隔时间里想吃零食的时候,要求他先把之前的饭菜吃完。

 

坚持让孩子吃饭或者喝水的过程中,家长同样需要正确的引导,给一点点辅助。

避免说教训的话,比如”你不吃我就再也不给你买冰淇淋”,”你怎么这么不听话都不吃饭”,“你不吃饭就长不高”等负面的语言。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特别固执,就是不愿意吃。家长如果知道自己扛不过孩子的抵触,就不要有这样的对抗。避免家长在孩子面前的坚持失败,这也是避免让孩子通过抵触获得胜利,获得强化。

注意
1、所有的辅助有计划地撤出。2、在孩子顺利完成自己应该吃喝的分量之后,额外给一些强化。

3、设定的提要求的目标一定是合理的,避免教太长太复杂的提要求的表达。

4、当孩子的进食能力提高时,那么之前的降低难度提高的有趣度,提高的动机,都要尝试回归正常的水平。

例3
乘坐公交车的时候,孩子会故意去拍身边不认识的人,通过这样的行为获得他人的关注。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例3干预导图

提前控制和预防

1、 提前给孩子一些关注。坐车的时候跟孩子聊一聊窗外都有些什么,刚刚什么车驶过了,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商店,外面有人都在干什么,今天天气怎么样等等。

2、  提前避免。在座位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坐在距离陌生人稍微远一些的位置,避免孩子有机会或者很方便地拍到陌生人。家长还可以拉住孩子的手,避免他故意摸不该摸的东西。家长也可以站在孩子与陌生人之间做一个阻挡。

3、 提高孩子的整体能力,教他一些独立游戏的技能,或者说是独处能力。比如说他可以拿一个小玩具去玩一会儿,做一些简单的假想的游戏,还可以教他自己独立安坐一会儿。

希望孩子怎么做?

希望(最终目标):孩子能够独处。

短期目标:通过正确的要求去获得关注。

  • 如果通过提要求来获得他人关注的技能,是孩子目前不会的。那么在独处的时候,就去提前给孩子关注。同时,在教学环境去教孩子,通过正确的提要求获得关注。比如通过喊妈妈获得妈妈的关注,通过学习挥手说你好,正确的获得他人的关注。

 

  • 如果提要求能力足够,还可以教孩子理解一下,什么情况适合跟别人打招呼,什么情况不适合,什么样的人可以跟他打招呼,什么样的人可能不打招呼更礼貌,或者说打完招呼,还可以简单聊一些其他内容。

 

  • 如果孩子通过提要求来获得关注,或者说通过跟别人打招呼来获得关注,这些技能是会的。但是在这个情景下不会使用。那么,在观察到孩子无聊的时候,妈妈可以提前辅助孩子喊“妈妈”,或者“妈妈来陪我玩”,或者辅助他正确跟别人打招呼。

 

孩子拍了陌生人

问题行为发生了,在拉走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快一些,因为陌生人的因素比较难控制,难免有些陌生人会很热情跟孩子做一些互动,要避免陌生人给孩子关注,给孩子强化。

 

在拉走的过程里,也避免去批评孩子,这样的批评也是给他的关注。

注意
1、 所有的辅助,比如说陪孩子玩,或者间歇性提醒孩子关注外面的一些环境,这些内容都要逐渐减弱或延长间隔,逐渐撤掉所给的辅助。2、 孩子独处一会儿之后,要额外给一些强化。

3、 我们设定的提要求的目标应该是合理的,避免教他太长的提要求表达。如果这个提要求太难,他做不到的话,拍别人是一个很容易的事,那么孩子还是很有可能用拍别人的行为来获得关注。

例4
拼拼图的时候,孩子喜欢摸拼板的粗糙表面。通过功能分析,我们确定行为的功能是自动强化,也就是一个自我刺激,它是被粗糙表面刺激所强化的行为。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例4干预导图

提前控制和预防

1、运动。这是一个不太直接的方法,但是可以整体减弱一下自我刺激的干扰。让孩子在比较快速的运动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感官刺激,从而减少对其它刺激的需求。

2、给孩子安排丰富的活动,最好是他已经会的能够独立完成的活动,让他从活动中获得强化,这样自我刺激的行为或者说这样的需求也会减少。

3、准备具有相同功能的玩具或者活动,比如说是同样粗糙表面的键盘、手模、乐高积木、魔术贴的糙面,可以在进行拼图的任务之前,让孩子玩一玩,提前满足。

 

4、区别强化。比如说我们希望他想摸粗糙表面的时候,去玩积木、玩魔术贴、键盘,而不希望他在玩拼图的时候去摸粗糙的表面。当他去玩键盘、手模、积木、魔术贴的时候,除了能够获得摸到粗糙表面的自动地强化之外,我们再给一些额外的强化。如果他去摸拼图表面的时候,我们会阻止他,并且没有额外的强化。做到这样一个区别之后,那么孩子更有可能在他想摸粗糙表面的时候,选择手模、积木、魔术贴这些东西。

5、提高孩子的能力,尤其是提高感知觉部分和游戏部分的能力,或者说更有针对性一点,提高拼图能力。拼图相对他来说,任务简单了,更容易获得强化,获得成功了,他就不太需要自我刺激的强化了。

希望孩子怎么做?

希望(最终目标):孩子进行更丰富的活动,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刺激和强化。

短期目标:能够顺利完成这块拼图,没有太多摸粗糙表面。

  • 如果孩子目前的能力不能完成拼图,我们要设置一个更合理的目标。比如说使用形状简单一些的拼图,使用块数更少的拼图,或者说拼图里面有孩子喜欢的图案,或者说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提前辅助,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降低难度,让孩子更容易获得强化,从而减少自我刺激带来的强化。
  • 辅助的撤退

 

刚开始手把手地辅助孩子拿着拼图放到平板里;

慢慢变成帮孩子拿着拼图靠近这个平板他自己放进去;

慢慢变成帮他拿了拼图,他自己靠近,自己放进平板;

最后,孩子独立的自己拿拼图,自己放到平板里。

 

  • 在教学环境下,提高孩子拼图的技能。

 

在拼图的练习里,增加孩子的练习时间,随着拼图技能的提高,拼图的块数会逐渐增加难度,形状的难度会逐渐提高。我们希望在拼这个过程中,孩子减少自我刺激的行为。所以,拼图完成之后,提供的强化物的强大程度要超过自我刺激所带来的强化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拼图的流利性。孩子拼完第一块,继续拼第二块,拼完第二块拼第三块,如果发现他有摸粗糙表面的行为发生,要及时阻止。

  • 也可以尝试去调整一下所选择的拼图,把它换成没有粗糙表面的拼图,或者说更换成没有粗糙表面的,但是跟这个拼图同等难度的视觉的或者说感知觉的任务。
孩子摸了粗糙的表面

我们应该去阻止孩子摸粗糙表面的行为,并辅助他继续拼拼图。

 

在拼图的时候做到区别强化。如果孩子独立完成这块拼图,我们给他多一些的强化和奖励。如果他在辅助之下完成这块拼图,给少一些的强化奖励,或者说不给。

 

比较而言,在辅助下完成拼图给少一些强化更合理。因为我们最希望的是孩子独立完成拼图,其次是希望他在稍微辅助下完成拼图,最不希望的是他的摸粗糙表面、自我刺激。

 

那么,独立完成就强化最大,辅助下完成强化少一些,如果是去摸粗糙表面自我刺激,孩子只能获得一点点的自动强化。

 

注意
1、 所有的辅助都要有计划地撤除。2、 当孩子的表现有所进步的时候,比如他能完成更难一些的拼图,能够持续更长一点的时间去专注于拼图而不去自我刺激。我们就给他更强一些的强化,去竞争掉他的自我刺激。

3、  要设定合理的目标,比如说拼图的难度、块数,都要去循序渐进地去提高,避免因为任务太难,他更愿意从磨粗糙表面这样自我刺激的行为中获得强化。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更容易地从正确拼拼图这样的行为中获得强化。

怎样搞定『问题行为』?看这一篇就够了

套路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执行干预操作时,家长应提前做好预防控制方面的准备。

家长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进行提前预防,不一定要做到所有的因素都在控制下,只要尽可能去多控制一些因素就好。

针对某个问题行为进行重点干预时,保证孩子大部分的情况都处于可控的环境下。

比如去朋友家玩,有些情况就不可控了。或者他去某些环境,问题行为很容易被额外的人员强化,那么在孩子正确的目标行为还没有建立得比较稳定时,就暂时不去那些容易强化他问题行为的环境。

尽可能保证不同的家庭成员、照看者、老师能够统一操作。

避免某个人执行得很严格,而另外的人做得不够恰当,间歇强化了孩子的问题行为。一定要保证不同的人统一操作。

在控制住前提因素的前提下,制造机会去教孩子,“希望孩子怎么做”。

一方面,尽可能在教学环境里教。因为教学环境更可控,提供的学习机会更多。另一方面,在自然环境里,也要尽可能多地抓住合适的机会教孩子。

设定短期教学目标和最终教学目标时,尤其是短期教学目标,一定要合理。

可以参考孩子的评估结果和教学计划,比如说提要求的复杂程度,独立游戏的时长等,评估结果和教学计划应该会给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版权所有:https://www.kpxxy.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15975099003 发送短信